对于应届毕业生,挑选合适靠谱的公司是踏入社会一个重要决定;对于小白的应届毕业生如何挑选合适合适自己的企业那?
今天育米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:
自己在招人中觉得小朋友应该做哪些储备。
1.找准自己的职业和定位
别跟我说“知乎就很靠谱,但是他们不要应届生进去”,你的靠谱是怎么衡量的,你又如何知道他们不要应届生的?
首先应该先对自己有一个定位,你想做什么要做什么,又为之做了什么储备。
例如你要做前端,你要做产品,你要做运营,你要做行政,你要做程序猿鼓励师……不同的职位就是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。
这就跟你玩网游一样啊,你说“我要去玩暗黑”,其实这个背后代表着你要去当野蛮人还是男巫还是圣骑,你入服前的职业选择就标志着你在这个游戏里的成长。
去创业公司也是一样,虽然你未来可能会从技术转产品,从产品转运营,但是你在进入公司的那一刻,肯定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身份。
找准这个身份,做功课。
不要问我怎么去自学,从鸡汤到教程,太多了,什么21天成为一个程序猿啊,从新手到专家啊……
每一个愿意要新人的创业公司,也是希望这个新人有过性经验,至少只需要调教姿势就好了,不用再从“别怕,不疼”开始教起。
很多简历上就写着“思维特别敏捷,学东西特别快,给我一个机会,我还你一份惊喜”。我靠,我当年还说过自己要在21世纪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呢。
给来点儿实在的。我以前有个实习生,大四,前端,非计算机相关。但是面试的时候已经能拿出好几个自学的代码项目,并且干活规范程度不亚于有经验的人。
你做好准备了么?在你找靠谱创业公司的时候,我先替创业公司问一句,“你靠谱么?”
2.找创始人
创业公司,特别是天使轮和A轮的创业公司,更多的是看人而不是看所谓的项目前景。因为项目可以死,但是有战斗力的团队,是可以屡败屡战的。
所以建议你先去关注那些创业的或者即将创业的人。如果你觉得他们之前的文章/微博/账号是有趣的,那么未来可能这个人做的事情也是靠谱和有趣的。例如小道消息的冯大辉、锤子的罗永浩、和菜头等等等等,那么创业之初的话,他们也肯定需要很多人需要一起扛过较初的阶段。当然,我只是拿这几个比较知名的人做个例子,其实你只需要关注腕小一点儿但是非常有趣的创业者。
昨天看到之前非常惊艳的产品“轻单”团队解散,但是并不代表这个团队未来不会重建,重新出发之后,会少很多理想主义,所以可以去关注一些之前失败的创业者的下一个项目,至少他们失败过。所以先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,从各个社会化渠道,什么微信微博知乎上多看看,是不是和自己三观吻合。例如有些名气挺大的创始人,其实朋友圈微博挺low的。
但是怎么勾搭他们呢?
还是看1,我1里面写的才是核心,自己先靠谱优秀起来,那么等机会来临的时候,你比其他人准备的好。
当你准备好了,那么就去主动的勾搭人,先去了解创始人或者团队leader要做什么,需要什么样的人,多去想想自己如何去契合这个需求。如果能转变不大就能进入的话,当然较好,例如你想当产品经理但是团队希望你先做测试,这种可以考虑。但是如果你想当运营但是团队希望你先做前台,那么就是不靠谱的团队。
我列几种自己觉得不靠谱的“创始人”:
1.见面就打鸡血,都没有聊透你会什么东西,就玩命拉拢你,并且开始描绘上市的蓝图。
2.拿出一大堆自己跟某某大佬合影或者对话的截图,来证明自己也是大佬的。
3.一直告诉你创业是特别艰苦的,没有工资或者很少,但是我们有梦想,只要上市了小伙子你就财务自由了。
4.特别摆谱的,创业还八字没一撇,就一堆助理秘书之类的。
5.上来就跟你讲估值,讲资本运作,讲到较后特别心疼的说“小伙子,你看你很有潜力,加入我们吧,你可以用很少的钱买点儿干股”
3.找公司
这个其实比找人简单,但是比较适用于已经有一些名气,有成熟产品的创业公司,例如被媒体频繁报道过。
这些公司一般经常过一段时间就会陷入一轮的扩张和缺人期。在一些小众点的招聘网站上多看看,也许就能找到联系方式。并且很多创业公司虽然看起来是HR邮箱……其实都是创始人团队看简历的,恩,例如我司,对外放的招聘邮箱都是hr@XXXX,只是让人看起来专业点,看简历的和订盒饭的其实都是这几个人……
记住,我说的是小众或者垂直招聘网站,你要是去什么51job之类的,没有什么正常的创业公司会在这些老古董上面砸钱的。例如拉勾,例如一些微信群,例如一些行业专业媒体,产品经理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、PMcaff,设计师有站酷,前端有前端乱炖等等,恩,还有微博。
差不多了,再送小朋友几句话。
1.别打疲劳战
别信那些low逼鸡汤文里说的执着啊、坚持啊、每天一封简历一定能敲开他的门啊之类的。
我邮箱里有一个小伙子已经坚持了32天连续发简历了。我真心不敢回,我怕是个偏执狂。
2.别以自己为中心,情商高一点
随便截一封应聘邮件的中间一段,要是你,你敢要么?
抱歉,我无法截他完整的一封邮件,因为有些隐私类的东西……
但是看完之后,我整个人都吐槽无能了……
3.别被创业两个字给蒙蔽了
不是所有公司都会成为Facebook,不是所有在宿舍里民房里做的产品都有扬眉吐气的一天。别在进入创业公司之初就想到纳斯达克敲钟时用左手还是右手,踏踏实实的,找个做事的团队,先投入其中。
创业的美好,不应该是估值的飙升,而应该是大伙齐心协力的做成同一件事情。